首页

女王足奴免费是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30 03:49:22 作者:以心相交筑和平 中日友好注入青春力量 浏览量:80121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题:以心相交筑和平 中日友好注入青春力量

  中新社记者 张素

  5月29日,“以心相交 共筑和平”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日本全国各地近300名青年与中国青年进行互动交流、才艺表演。

  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青年是推动中日关系破浪前行的重要风帆。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邀请,5月24日至30日,日本青年代表团在中日两国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交流的备忘录》项目下访华。从三个维度,外界或可更好感知中日友好的青春力量。

5月29日,北京,“以心相交 共筑和平”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图为才艺表演。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和平理念的播种者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和平的钟声永远长鸣。”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在会上说。他勉励中日青年用实际行动将和平种子播撒在两国人民的心田,“正视历史,面向未来”。

  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在会上说,期待双方以二战结束80年为契机,放眼未来,构筑崭新关系,造福两国人民。

  在日中友好协会常务理事佐佐木政文看来,日本常用“终战”一词,在胜败价值观上相对模糊。他认为日中青年应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加深彼此理解,“以史为鉴,展望未来”。

  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加藤千洋说,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日本和中国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更应携手合作,这也是会议主题“共筑和平”的应有之义。

  民心相通的架桥者

  此访期间,日本青年代表团分别赴北京、上海、山西、江西、广东、云南等地进行参访交流。对于许多首次来华的日本青年而言,每天都在“结识新的朋友,获得新的发现”。

  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日本学生小谷菜奈子告诉中新社记者,从在景德镇体验彩瓷,到品尝北京烤鸭,再到与年龄相仿的中国朋友谈论学习生活,都令她难以忘怀,“我切身感受到中国的力量。”

  从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上海,到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景德镇,中国的多样性让日本学生上原拓也记忆深刻。更令他难忘的是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我希望今后有机会再到中国,希望到那时能用流利的中文与大家交流,为日中友好贡献微薄力量。”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会上代表中国青年发言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张天烁说,青年是中日友好事业的希望与桥梁,“我们一定能建立起超越国界的友谊纽带,为推动中日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5月29日,北京,“以心相交 共筑和平”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图为日本青年在主题装置前。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创新合作的开拓者

  活动期间,日本学生带来的书法表演别具一格。伴随节奏强劲的音乐,他们在宛如地毯一般的纸张上尽情挥毫,借唐朝诗人杜甫所写诗文里的“春树暮云”,表达对中国友人的不舍与思念。

  自言访华已达70余次的日本大学商学部教授高久保丰,看着洋溢青春朝气的脸庞,忍不住忆起40年前自己初至中国的情景,“那个时候的感动,给我的一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中日两国的青年交流已成传统。今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还将邀请更多日本青年访华,同时也将组织中国青年访日。人们希望更多青年从旁观者、参与者积极转变为开拓者、组织者,为中日两国共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当日会上的一个小高潮承载着这一愿景。来自上智大学的平野惠理代表日本青年发言,她在结尾处用流畅的中文说:“中日青年可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求同存异,以创造更好的未来。”现场掌声如潮。(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言道|习近平谈中美:不日进,则日退

钱世政教授指出,在参加总决赛的14个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占40%,生物赛道占45%。他说:“我们正在用硅基生命创造硅基智能,从而改变我们的世界。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正在‘嫁接’,今天在舞台上出现的恰恰是现实世界的投影,而这个投影与现实世界是一样的。”

【澜湄印象】剪纸不止在中国!泰国缅甸留学生讲述东南亚剪纸故事

盐水武庙统计,今年登记炮城逾300座,比去年增加不少,绕境路线24日晚间集中在盐水闹区街道,将是活动高潮,武庙制作的主炮城将于晚间9时30分在盐水高中集中施放区施放,加上24日是周末假日,预计会有大量游客涌入。

看图学习·互联网之光|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南昌3月5日电 (巫发阳)记者5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江西都昌黄金山船货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发现较多遗物,以青白瓷为主。在已经整理的部分标本中,青白瓷21962件,占98.9%。

美媒:就“封口费”一案 特朗普被法官下达禁言令

读原著,重在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只有系统研读原著原文,才能了解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过程,了解其世界观和方法论,体会其如何做到言之有据、论从史出、严谨求证,才能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全面系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及思想精髓,必须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重要文献。通读精读原著,目的在于系统把握著作的框架和篇目,认清主题、专题和篇章之间的层次关系,把握每一篇文献的时代背景、问题导向、观点结论、工作要求,全面领会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悉心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主动精神、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就各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我们都要将之放在整个思想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既要在不同领域之间寻找联系、相互贯通,把零散的感性理解上升为系统的理性认识,又要从纵向上把握某一领域思想观点从提出到不断完善的演进过程,理解其背后丰富的历史逻辑。总之,应当做到整体把握、系统运用、一以贯之。

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及生态局局长与国家能源局局长会面

姚志胜举例,今年8月“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再度在香港成功举行,这不仅有助于香港与全球各地华侨华人社群维持广泛联系、深厚情谊,更凸显香港这个“一国两制”率先垂范之地的作用。“‘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充分展示出这是解决历史遗留类似问题的好制度,为实现国家统一累积经验、提供示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